汉语中有很多俗语,一说大家都懂是什么意思,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出处。当我们称一个人不懂装懂或装腔作势时,常会用到一个词——“装蒜”,那么,为什么是“装蒜“而不是“装葱”或是其它呢?
文旅妹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人们在遇到问题或者疑惑不解时,常会找算命先生算一卦。而一个合格的算命先生想到达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的境界,往往需要研究周易,记些口诀,懂得命理知识。
但有些不懂装懂的人有时候也常常做出摇头晃脑的,口中念念有词,左手大拇指在手掌里戳戳点点的姿态,装成深不可测的模样为人解惑,然而又在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
这些装出能掐会算样子的人,就被人称为“装算”,装算和装蒜音同字不同,人们就又常常称不懂装懂的人为装蒜了。
水仙为南方花卉,水仙不开花的时候就很像蒜。水仙花农每年十月将水仙的球茎种在地里,来年五六月再挖出来阴干,连种二三年之后,球茎长大了,里面有了花芽,再经水泡便可开花。
但水仙对温度要求较严,温度过低自然不发芽;温度过高,水仙只长叶子不开花,等到叶子枯萎时,根部依旧留下像蒜头大的球茎,养花人白忙活一场,养花儿不见花。这才引出了“水仙不开花——— 装蒜”这句歇后语。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一年春天到南方某地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长得绿油油,齐整整,便顺口称赞了一番。
翌年冬又去巡查,可惜这一季节青蒜尚未长出。为了讨好皇帝,当地官吏差人把许多水仙移植到一起,远远望去其叶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