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随笔

生石灰的化学式(关于生石灰的一些看法)

  关于石灰:石灰是最好也是最常用消毒和水质调节剂,但是很多人用不好石灰,甚至用后出现大量死鱼的现象,同时施用石灰很麻烦,市场上掺假石灰太多。总之,水产人对石灰又爱又恨,对其认识也不够。

  1、生石灰:分子式CaO,分子量56。遇水发热变为熟石灰。通过放出大量热量和大幅度提高pH值,所以高浓度生石灰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有人说在养殖过程中用生石灰能起到杀菌作用,对此我很不理解。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2、熟石灰:分子式Ca(OH)2,分子量74。中强碱,易溶于水,提高pH值、硬度与碱度,但是其碱度的组成为OH-,即P碱度,pH值很高才有,正常养殖用水中是不得含有的。但OH-碱度与水体中足够的CO2结合,才会转化为HCO3-,即M碱度。所以用熟石灰要考虑水中的CO2量与日变化。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3、碳酸钙:分子式CaCO3,分子量100,属弱酸强碱盐,难溶于水,但可与水中的CO2反应,转化为较易水溶性的Ca(HCO3)2(没有固体形式)。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4、生石灰在养殖水体中的反应:生石灰遇水反应发热,转化为熟石灰,在水中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在沉淀过程中再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解度比碳酸钙高)。在此过程中,如果生石灰量太大,则产生大量P碱度,pH大幅上升;如果生石灰量过大,或泼洒不均匀,会在转化到碳酸钙时不能及时进一步转化,会导致大量碳酸钙沉淀,降低效果。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3、提高碱度,增强水的缓冲性,并为藻类贮存和提供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很多有益菌也需要一定的碱度(碱度过低,藻类活力很差,易倒藻;亚盐难以转化为硝酸盐);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5、与碱度关联很大,可抑制碱度过高(碱度过高,通常情况下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也过多,会影响鱼的呼吸)……;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3、饲料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会降低碱度;饲料中过多的磷会与钙一起形成沉淀;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4、大量有机质的氧化分解(水呼吸)及生物呼吸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降低pH,同时降低鱼血液携氧效率。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1、根据塘底的有机质(或淤泥)和酸性强度,以及渗底铁锈水等情况,决定清塘的石灰量,建议60~100公斤/亩。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2、根据进水量计算石灰用量。由于南方水源水的硬碱度较低,多为10~30mgCaCO3/L,而养殖用水的要求为100~150,在此区间越高越好。建议使用量为每1000方水体(1亩水深1.5米)用40公斤生石灰,这些生石灰要和底质处理的石灰一起使用。(分开计算用水和底质处理的石灰量是便于养殖中换水或雨水进入鱼塘时使用)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3、1,2中的石灰为干塘均匀泼洒,使其与空气中的水份及二氧化碳充分接触,OH-碱度完全转化后才可进水(5~7天),如果仓促进水,会导致pH值居高不下,很难短时间调下来(少有二氧化碳来源)。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4、根据投喂的饲料量使用石灰。每投喂100公斤饲料用5公斤石灰(可根据pH的稳定性适量增加)。石灰的作用是中和残饵粪便分解产生的酸性物质、促进有益细菌及藻类的活性。建议根据投喂量每天早晨使用,在非投喂区域,溶水后均匀泼洒,一方面量少,水中有足够的二氧化碳,石灰易溶解;另一方面工作量小,便于常规化操作;同时更利于水质稳定。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2、在养殖过程中,石灰要少量多次地使用(建议每次每亩不要超过5公斤)。因为如果用量过大,且水质中的氨氮过高,有可能会导致大量死鱼。小结一下:石灰是非常优良的水质调节剂,要了解石灰的特性和使用原理。石灰使用的环节有:底泥、进水、饲料投喂、换水、雨水等。文章源自略懂百科-

  重点内容 Unit 1 Hello! 重点: 学会与别人打招呼 学会介绍自己 难点: 学会询问对方的名字 四会单词短语 ruler尺子 pencil铅笔 eraser橡皮 crayon蜡笔 bag包 …

  纵观整个人类的历史,那简直就是一部与蚊子之间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人类经过几十万年的努力,从食物链的中低端逐渐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甚至开始展望星空,征服外太空……但是依旧避免不了我们是蚊子的食物。 蚊子不…

  中国以电力命名的高校数量不多,其中华北大力大学是211工程高校,电力行业的第一名,其次是东北电力大学和上海电力大学,这两所普通电力高校哪个实力更胜一筹,你会怎么选?两校地理位置东北电力大学位于吉林省吉…

  娱乐圈女星的身高真是一场谜,最近大火的综艺《浪姐3》让王心凌爆红网络,曾经出演的偶像剧以及演唱的歌曲都被扒出来考古,如今已经四十岁的王心凌仿佛和过去没有什么差别,身材依旧纤细凹凸有致,皮肤也是在一众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随笔 » 生石灰的化学式(关于生石灰的一些看法)

我的生活随笔我的生活随笔